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扭蛋裡的書 (二)


當年去日本旅行,特地為購買豆作品做了詳細的資料搜集,我在不同書店裡不亦樂乎地選購,但日本豆本家的作品一點也不便宜,一本差不多要三百港元,當然單是手藝也值回票價,重點是他們每一本都有內容,有些是童話、有些是詩句、經文、短篇小說,物料方面有木材、布料或紙,小小書本內裡藏著很多意念。然後,我發現某家書店除了豆本作者的獨立作品,居然在店頭放置了一部舊式扭蛋機,機裡放多諸位老師的豆本作品,因為價格只售一百日圓(約港幣八元),作品精緻度比起三百港元那種當然差很多,但扭蛋機所謂是自動售賣機,其實是否可以解決保安的問題呢?我把這個見聞拿回香港跟幾位朋友分享,想借用扭蛋機賣書這個概念,而製作更精緻,屬於香港本土的迷你書出版,並期望是個持續發展計劃。籌備了大半年,推出了第一期:初。

自創辦以來,《蛋誌》的作品亦已經多達80多本,參與作者接近30位。《蛋誌》除了出版,也開始舉辦講座、工作坊及展覽,推廣香港的迷你書文化。

其實《蛋誌》有三個大理念:
出版,不一定是「大」事
很多人認為出版,就是要有出版社、發行商支持,需要資金之外,還得創作起碼一、二百頁內容。但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如此沉重。現代人每天Facebook、Twitter、微博、What's app,其實也是一種短訊式寫作,《蛋誌》期望把這些創作實體化,把書本的尺寸控制在45毫米以內,內容亦同樣需要在這小小空間發表,正因空間有限,書本的內容是最精華的部份,在外觀設計上亦要配合,因此比一般正規書刊更多變化,更認真,也更有創意。

扭蛋的隨機性
以扭蛋作為出售迷你書的媒介,除了有趣特別之外,其隨機性是主因。當市面上各種作品並排出來的時候,總會有些作品不是大眾喜愛的類別,但不代表那些作品不夠好,透過扭蛋機的隨機性,每一件作品的出售機會率都較均等;在讀者角度,亦多了機會接觸自己原來不會選擇的作品類型。

以書本藝術打破閱讀框架
在海外國家,書本藝術已經發展成熟,香港卻只是起步階段,很多人對書本外型與內容的接受程度很低,《蛋誌》以書本藝術作為藍本,期望打破一般人對書本必須是一頁頁翻開這個框框。書本可以只是一張紙,可以立體、三尖八角、一個球體、無字、非紙製,書本可以是一件裝置,一件藝術品。我們希望大家對書本有多於一種角度去欣賞,帶領讀者以不同角度、方法去閱讀。

《蛋誌》亦榮幸受邀於突破書店,於他們佐敦的分店展出,直至5月7日,有興趣了解《蛋誌》多一點的朋友,不妨前來支持一下。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6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