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2014.08.20 腦作大業 | 閱讀以外 (香港書本藝術節)


接受網台「腦作大業」訪問,關於第一屆香港書本藝術節「書語有時」。小妹作為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們暢談書本藝術,內容包括:

介紹蛋誌
Book Art 的定義
迷你書展覽的演進
介紹各藝術家參展的經過
進行書本藝術的挑戰
書作為一個藝術媒介
書本藝術展的策展概念
Book art 在各地的發展
書與藝術史
從藝術的角度看書本
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分別
書。紙及其他媒介
展覽中觀眾的參與

左起:藝術家趙紫瑩、周小某、馮安浚

受訪嘉賓:
Wan Chiu 趙紫瑩
Siumou Chow 周小某
Andrew, Fung On-Tsun 馮安浚
Iris Lo 盧卓妍
Tiana Wong 黃天盈 (Curator)

展覽「閱讀以外」及 2014 香港書本藝術節
開幕酒會 Opening Reception
30 August 2014 (Sat) 15:00-18:00展覽日期 Exhibition Period
29 Aug 2014 (Fri) 19:00-22:00
30 Aug 2014 (Sat) 10:00-22:00
31 Aug 2014 (Sun) 10:00-18:00地點 Venue
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
L0 Gallery, JCCAC, 30 Pak Tin Street, Shek Kip Mei

收聽訪問:
http://www.mindustry.hk/2014/08/腦作大業-144-展覽「閱讀以外」及-2014-香港書本藝術/

2014/08/腦作大業-144-展覽「閱讀以外」及-2014-香港書本藝術/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從《看見台灣》看世界


上星期六,受邀於急急子,到電影中心看了紀錄片《看見台灣》。基於幾位朋友也是關注東北發展的熱血份子,我不時看到他們在社交網絡發表的相關動態,開始時我也會到馬屎埔村幫村民寫寫揮春,買菜之類的,後來他們辦的活動太多,我也因事業學業等分身不暇,已很少參與他們的活動,那天看到馬屎埔村的村民,他們早就不記得我了。可能受到近期社會氣氛影響,心血來潮想支持一下這類活動。不過老實說我很感謝急急子邀請我,不然我未必注意到這震撼心靈的片子。

此片奪得第50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紀綠片,由候孝賢監製、齊柏林執導。大家對齊柏林可能不太熟識,他原是公務員,為拍攝此片於43歲之年辭去高薪厚職轉拍紀錄片,要知道台灣公務員到50歲便可退休拿到一筆巨額退休金,但齊選擇把握時間拍攝,把大自然處於的,人類必須面對的,刻不容緩的現實展示出來。

回到電影,一開始,一幕一幕的美景呈現,配樂恰到好處,可能連台灣人自己也沒見過的奇境,旁白說:「請不要驚訝,這的確是我們的家園台灣,如果你沒有看過,可能只是你站得不夠高…」其實這句頗有絃外之音,因為很多人的著眼點就是眼前的一個小圈子,這點在電影的後段更能證實。

我喜歡電影的鋪排,當大家訝異大自然的美境之後,被破壞的大自然就開始透過鏡頭展現,崩塌的高山,沙石堵塞的湖泊,被工廠排出的污染物染成黑色的河川,非法挖掘的沙土,並用一袋袋垃圾倒填,這些我們心裡都可能有個底了,但眼睛看到仍然感動心痛驚懼。就如旁白所言,山,是台灣最主要的地標,因為台灣四面環山,而山本來經雨水洗刷就容易崩塌,去過台灣的朋友都知道台灣經常下雨,但按照統計數字,台灣下的超級豪雨比起以往更要嚴重,而且一次豪雨的雨量甚至超過整年的總雨量;而人們為了在高山蓋房子、種植高山茶葉、高山蔬菜,硬把抓住山脈的植物連根拔起,改種這些淺根植物,結果雨一下,山就失去依靠崩塌,塌下的沙土,流向山下的湖泊,多少原本美麗的湖泊及儲水池就被堵塞,失去美麗外表不止,連帶整個台灣的飲用水儲水量亦大大減少。

香港人很喜歡到台灣旅遊,我猜沒有人想到旅遊亦會帶來破壞,同樣,為了應付來自不同國家的遊客,強行開山劈石建一些不搭調的歐陸風情民宿;為了讓遊客參觀高山美景,強行切開山脈建路,而路其實在破壞山的脈絡,很多路每逢下雨就會斷,最令人震撼的是其中亞里山的華麗背後,山的另一邊差不多完全崩壞,站在亞里山的人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站在何等危險的境地,而這種危險,還要是我們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

更多電影的內容我不會再多談及,因為我希望大家能夠進場支持。電影完結後,有個小小的分享會,東北Style的其中三位成員分享了自己為了保衛香港東北而拍攝的一系列照片,而他們也提及導演拍攝《看見台灣》時所使用的技法,攝影機是裝設在直昇機上面的(如圖),所以效果十分自然有如身歷其境,如果在香港租用直昇機拍攝每小時是$21,000,整套電影400小時算,要差不多一千六百萬港元。當然電影是有航空機構贊助,但可以看得出導演齊柏林的決心與熱誠。

攝影機是裝設在直昇機上面

在看電影時,我想到很多問題,其實我這種城市長大的孩子,根本回不去鄉間的生活了,我怕熱,怕蟲子,但沒有人一出生就懂得選擇住冷氣房子,遠離自然,這是父母的錯?社會的錯?還是上天的錯?電影中偏偏道出每次有天災,人們都會抱怨上天,抱怨政府,卻沒有人面對很多災難也是人為因素形成,人生在世日子甚短,我們只是過客,大自然就像我們母親,我們取的很多,但還出來的很少,有農民甚至覺得,蟲子與大自然跟人類亦是共存,蟲子吃剩的,才輪到人類,而人類需要的其實不多,但慾望卻無窮無盡。到我分享之時,我忍不住說:「其實這電影就是告訴我們,我們如何同心協力地毀滅地球!」我是認真的,我們未必能馬上改變所有,但從自身做起,盡量珍惜資源,珍惜現有的,這已經刻不容緩。我們常常說為了下一代打拼,著眼當前利益,但這樣無間斷地索取,我們能夠留給下一代的,還剩下什麼?滿目瘡痍的世界?邁向滅亡的動植物?污染的大地?這紀錄片所呈現的不只是台灣,是中國,是香港,甚至是全世界…

我們,取得的太多,還給大自然的,又有多少?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活字時代

日星鑄字行,位於台北太原路的小巷,名牌成為指定拍攝對象

本年2月,台灣行人文化實驗室出版了《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一書,書中絕大篇幅都是以日星鑄字行-台灣現存唯一的鑄字行-作為背景。上周六,香港誠品書店舉行了一個名為《鑄字人》的放映座談會,播放了一套回應這本書,關於保育、復刻活字銅模及成立活版印刷保存協會過程的紀錄片。


《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絕對值得一看,還附上以活字印刷的字樣小冊子。

印刷由古代的木刻雕版、活版發展到活字,活字粒也由木製變成鉛製,到現在,跟人手裝幀一樣,近乎全面被機器代替。大概兩小時的放映座談會,看到的,其實不只是一種文化的保育,還有已被大部份人遺忘的對漢字的熱誠,一撇一捺,全部認真處理。為了多了解活字印刷及修復銅模,一行人到訪國內找尋鉛字雕刻的老師傅,也前往日本會見同業,期間朗文堂的負責人說:「我相信活字印刷不會消失,只會改變模式活下去。」一下子,我被感動了。

之前到台灣時也特地過去日星參觀,從茫茫字海之中找尋找自己的名字,那種感覺何其興奮。其實當時除了台灣人,店內擠了不少香港人,因為香港已經沒有任何鑄字行,從事活字印刷的,也不剩幾家了。永利街的偉志印務已經結業,旁邊的印刷行也將因收購重建而被迫關門結束。大角咀也有家快樂印刷,但其實此行業也只是殘存。

天藍於日星店內體驗檢字的樂趣,當然最後投降交由老闆搞定。

《鑄字人》這紀錄片內除了對活字、鑄字作出了簡介,還有修復字模這條漫長道路的過程,當初,《磨菇》雜誌把日星現任老闆張介冠希望修復字模這個故事放上網路,並招募義工。後來行人總編輯周易正寫了的一篇相關文章,讓日星開始受到大眾的注意。最後,一群志工及張介冠先生,展開了復刻珍貴正體楷書的計畫,他們使用人手清潔每個字模,掃瞄置於網路,讓志工利用電腦軟件修復,有些字模已經破損,需要找來古時的書法字帖對比,在修復同時,又得保留一些手寫筆劃的韻味,這種韻味是現時電腦字體不能取代的。

張介冠先生向志工展示需要修復的部份
圖片來源:http://viewpoint.pts.org.tw/?p=1307

看到台灣的朋友們如此進取保留這些重要的文化遺產,其實心裡有多少唏噓,當年偉志結業,店主有意把器材捐給政府,期望能成立印刷相關的博物館或展覽館,但政府無意保留,幸得青年廣場接收並設置展覽場,可惜他們把器材全放進玻璃室隔離保護,參觀者未能親身感受機器運作。

放映會最後有約半小時的座談,請來兩位活字印刷業界的師傅,還有理工大學字體設計的講師分享,原來使用鉛字排版,快也得一個多小時,每個空位也得放置大小不同的鉛片,讓整個版面填滿,期間花的心血不足外人所道。期望我們的城市,也能學懂珍惜我們僅有的這些文化財產。

座談會上,印刷師傅興高采烈地談及自己的專業。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2Fpeople&category=25&luo_id=280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觸感閱讀

書籍設計師、出版印刷業者及書籍裝幀師都會懂得分辨紙紋,即紙的紋理,順紙紋的話,紙張會較容易屈曲,因此如果印刷嚴謹的業者,會把讀者翻頁的方向順著紋理,那麼讀者閱讀的時候便會特別舒服。

如果大家試著回想,應該都會曾經有類似的經驗,被一本書的書名或封面吸引,拿起想看看內文,卻發現翻了數頁,指頭有點累了,書頁不好翻,很硬,於是把書放下,離開。
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封面或內頁沒有順著紙紋印刷。
我猜有時未必是印刷業者犯了錯誤,有可能是因為設計者沒有使用特殊紙張製作封面,為了增加紙的硬度而使用反向紙紋;也有可能是因為資金問題,順紙紋造成的浪費較多,因而照樣使用反向。
不論什麼原因,這種觸感或多或少會影響讀者閱讀時的微感觀,我們稱之為「翻書感」。

在電影「字裡人間」中,主角馬締光也(松田龍平飾)在紙商把將要出版的辭典專用紙帶來時,直接就指出紙張「翻書感」很差。聖經、字辭典類的書因為頁數特多,紙張會控制薄於50微米左右,翻閱時最好能被指尖黏起;相反,圖像書如雜誌類,多會用厚身粉紙,有光面效果,突顯雜誌照片的質感,同時為書帶來厚重感(因書裡的廣告較多,書重可以有種內容豐滿的錯覺);小說常用的書紙會帶米黃色,因為小說字很多,如果反白的紙張容易使眼睛疲倦,而紙身一般不會太厚,以免讓書太重,不便攜帶。

電影「字裡人間」中,主角馬締正在體驗紙張的觸感。 (電影截圖)

所以,紙張的觸感也是書本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我們現代的書籍百分之九十九是西洋裝幀法,因為西洋裝幀講求平直有足夠硬度,能立於書架之上;相反,中式的書講求柔軟,使用宣紙,只能作單面印刷,故必須中間摺疊(就如我們小時練習書法的習字本),以線訂裝,好處是輕便,可以卷起,所以以前我們會形容別人有書卷氣,因為中國的書真的是卷起來閱讀,但麻煩之處是中式書不能立住,只能平放,對於翻查書名也比西式書麻煩,因此現時差不多所有書也使用在書脊印上書名的西式書。
  

個人覺得,日本發明的文庫本平裝書實在是良好翻書感最極致的類別,這類書雖然不是收藏類別,但這種訂裝的出現完全是基於對使用者的體貼。首先,考慮到電車上通勤的讀者,因而縮至尺寸至A6規格(105x148公釐),容易置於公事包裡;紙張輕巧,必定按紙紋印刷,方便讀者單手也可以翻閱,紙張顏色使用米黃色為多,照顧眼睛;便宜售價絕對是重點,要一種東西流通,價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讓國民多看書,總比拿著智能電話玩遊戲有益。這點與出版沒有直接關係,不過也值得一提,雖然文庫本的書封面已有防塵膠膜,但日本不少書店仍會為客人提供紙書套,既可保護書本,亦為讀者提高私隱,其實,單看一個人看的書,或多或少能猜到對方屬於什麼類型人,對於自我保護意識高的人,這絕對是很重要的一份關懷。

所以,以後大家不妨再仔細一點,留意一下自己喜歡的書,是否單統因為封面和內容而已,可能還因為翻閱的觸感呢!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73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女子慢活

活在香港,事事講求效率,什麼都要快,閒來做點興趣事,何以都要趕頭趕命呢?

偶爾碰到一些媒體採訪,都會問到:「你造一本書,最快要多久?」

重點是「最快」。當我回答他們莫約三小時,他們大多流露出驚訝的神情。這種情況同樣會在我部份學生身上出現,有些學生總會奇怪為何製作一本書需要三小時,但最後,他們往往超時完成。先別談論製作一本書有多複雜,正如本文首句所言,其實日常生活步履急速,想要學個興趣班,其實實在不應該太計較是否限時內做出完美的作品,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得到最多的收獲。

造書最吸引我的地方,正是其刻板的工序,重覆的動作。以前我無論學業、工作,都感到很大壓力,但開始接觸手造書之後,用手去切紙,用針去縫合,用手去裝組,這些都是可以讓頭腦冷靜的活兒。所以我也沒快速地扭去書本藝術方向,邊創新但還是持續製作正規裝幀,少用輔助工具,多使用雙手。

美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內負責維修及裝幀之女工(1938年)
來源:網路圖片

中西方的裝幀發展各有不同,中國比較少記錄書藉裝幀之法,相信理由是因為四大發明之中造紙術與印刷術為書本主要構成之元素,裝幀就像是輔助而已,加上中國之裝幀之法變化沒西方的多,從事與印刷相關工藝的人或多或少對裝幀書本有相連認識。相比起來,西方製本的分工比較仔細,女性的手巧,適合從事穿線鏠書的部份。

因為需要保持知識流通,商業印刷固然有其必要存在價值,但最近流行慢活主義,學習欣賞身邊的事物,在這個生活迫人的城市,折一下紙,縫一下書,把自己的創作實體化成書本,總比冰冷的電腦螢幕溫暖。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71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扭蛋裡的書 (二)


當年去日本旅行,特地為購買豆作品做了詳細的資料搜集,我在不同書店裡不亦樂乎地選購,但日本豆本家的作品一點也不便宜,一本差不多要三百港元,當然單是手藝也值回票價,重點是他們每一本都有內容,有些是童話、有些是詩句、經文、短篇小說,物料方面有木材、布料或紙,小小書本內裡藏著很多意念。然後,我發現某家書店除了豆本作者的獨立作品,居然在店頭放置了一部舊式扭蛋機,機裡放多諸位老師的豆本作品,因為價格只售一百日圓(約港幣八元),作品精緻度比起三百港元那種當然差很多,但扭蛋機所謂是自動售賣機,其實是否可以解決保安的問題呢?我把這個見聞拿回香港跟幾位朋友分享,想借用扭蛋機賣書這個概念,而製作更精緻,屬於香港本土的迷你書出版,並期望是個持續發展計劃。籌備了大半年,推出了第一期:初。

自創辦以來,《蛋誌》的作品亦已經多達80多本,參與作者接近30位。《蛋誌》除了出版,也開始舉辦講座、工作坊及展覽,推廣香港的迷你書文化。

其實《蛋誌》有三個大理念:
出版,不一定是「大」事
很多人認為出版,就是要有出版社、發行商支持,需要資金之外,還得創作起碼一、二百頁內容。但想表達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要如此沉重。現代人每天Facebook、Twitter、微博、What's app,其實也是一種短訊式寫作,《蛋誌》期望把這些創作實體化,把書本的尺寸控制在45毫米以內,內容亦同樣需要在這小小空間發表,正因空間有限,書本的內容是最精華的部份,在外觀設計上亦要配合,因此比一般正規書刊更多變化,更認真,也更有創意。

扭蛋的隨機性
以扭蛋作為出售迷你書的媒介,除了有趣特別之外,其隨機性是主因。當市面上各種作品並排出來的時候,總會有些作品不是大眾喜愛的類別,但不代表那些作品不夠好,透過扭蛋機的隨機性,每一件作品的出售機會率都較均等;在讀者角度,亦多了機會接觸自己原來不會選擇的作品類型。

以書本藝術打破閱讀框架
在海外國家,書本藝術已經發展成熟,香港卻只是起步階段,很多人對書本外型與內容的接受程度很低,《蛋誌》以書本藝術作為藍本,期望打破一般人對書本必須是一頁頁翻開這個框框。書本可以只是一張紙,可以立體、三尖八角、一個球體、無字、非紙製,書本可以是一件裝置,一件藝術品。我們希望大家對書本有多於一種角度去欣賞,帶領讀者以不同角度、方法去閱讀。

《蛋誌》亦榮幸受邀於突破書店,於他們佐敦的分店展出,直至5月7日,有興趣了解《蛋誌》多一點的朋友,不妨前來支持一下。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67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扭蛋裡的書




2012年9月,我跟數位朋友嘗試合作推出扭蛋迷你書出版計劃,名為《蛋誌》,我們的概念是以一本雙月刊雜誌為基礎,每期擬定一個題目,每位作者製作自己的迷你書,就像分拆了的雜誌專欄,作者可以盡情創作,書本形式也沒規範,以書本藝術作為藍本,尺寸在45毫米之內,放進扭蛋機裡供讀者抽取。當時我本來就有收藏扭蛋機,便試著拿到手作市集售賣,反應出奇熱烈,一天之內80本迷你書便售罄,第二天我們每人再補10本,第二天的80本亦告完售。

這次為我們整個團隊帶來了希望之光,其實香港迷你書的市場實在細小得可憐,我們不能安然到書店遊說對方售賣我們的作品,因為展示、防盜、市場各方面的考慮讓對方卻步,我們也有遇過看不起這門藝術的人,覺得我們的東西是玩具,不是書。但第一期之後,我們覺得作為書本藝術工作者,可以嘗試踏前一步,於是開始邀請不同的藝術家、設計師或創作人,去製作自己的迷你書。

要說辦蛋誌的機緣,始於2011年初,我終於安排到時間去日本拜師學習造書,事前做了些資料搜集,順道去拜訪一些有出售迷你書的書店。其實我一直都喜歡小巧精緻的東西,加上自己以製作迷你書為業,無論到哪裡逛,都會特地留意。

日本的迷你書被稱之為豆本,「豆」其實就是他們形容迷你、細小的意思,日本有個豆本協會「本之手帳社」,主席是豆本專家田中琹老師,還有台灣及香港較多人認識的赤井都老師等等,她們組織規模不算大但活動很多,最重要是有批固定粉絲,而書店亦都十分支持豆本活動,甚至騰出整個書架以放置不同豆本,而協會亦得以健康地發展。當然,這在香港近乎沒可能做到的事,首先是香港豆本作者不多,而懂得豆本的人更少,書店的話,也沒多少間有這個市場的遠見,《蛋誌》出版一年後,才因機緣得到Kubrick書店的支持,讓我們的扭蛋機置於他們兩分店,也提供了展覽機會,在此特地向書店致謝。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57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從製本開始

接觸書本藝術大概在2006年左右,當時因為參加了一個獨立出版計劃展覽,開始正規地接觸所有跟書相關的部件,包括設計、內容創作、製書裝幀技術甚至出版商業考慮及宣傳等等。

問我為何喜歡書本?大概與家庭背景有關,全個家族有至少四位是傳媒工作者,父親是記者,母親是編輯,他倆也有出版過自己的書,家裡也滿滿是書,自小我就與書本為伍,但我倒覺得自己看的書不算多。
  
2006年,我在剛才提及之出版計劃中發表了自己第一本著作《爬》,07年又出了另一本《家庭什餅》,之後數年,我斷斷續續地學習造書技巧,2010年香港手作興起,開店的朋友拉攏我推出手作工藝品在她們店寄賣,老實說我有接觸過很多手藝,但大多玩玩而已,亦不算精緻,唯獨造書發展得比較專注,就試著造了些筆記本置於店中。香港就是這樣,潮流一興起,相似之物就會湧現,很快我就看到滿街都是手製筆記本,要比自己漂亮的很多,比自己便宜的也不少。這些時候,就是選擇繼續,還是放棄的時候。最後,我選擇了繼續。
  
當時製作手造本子,其實另有原因,就讀藝術系的自己,由於每次辦展覽、呈作品前都十分緊張,造書的刻版工序例如不停切紙、不停穿線讓我很放鬆,這是我的減壓方式,因此更不會因為很多人都在做,就斷言放棄。結果,我嘗試在尺寸上花點心思,踏上製作迷你書之路。

其實無論書本裝幀、手工製本、還是迷你書,都不是我獨創的,因為教學需要,這幾年我都讀了很多書本的歷史,書本裝幀據說始源西元一世紀甚至再早,迷你書歷史也有數千年,裝幀的方法從來都沒有大改革,有些製作方法甚至因太繁複而失傳,或是只有各地少有的手製本工藝家才會使用,在書店看到的書,大概也只有三種裝幀方法,改變的,也許只有視覺上或物料上的設計而已。近年,電子書興起,莫說手工本,連出版業也面臨重大考驗。

話說回來,我自家迷你書的出現,好像是市場狀況引伸出來,而家在國外地區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要改變自己當時的作品創作模式,也不是只有變成迷你書這一條路可走,我倒是有思考過,首先,我一直都很喜歡迷你化的東西,然後,是因為有一次,我想製作一本筆記送給朋友當生日禮物,當時又怕對方不會使用,於是就想想把東西變成項鍊也不錯,就製作成迷你版,還在裡頭寫了東西,之後送給朋友,對方很高興,連續戴著它好幾天。直至有日,朋友的同事發現項鍊很有趣而借來欣賞,翻看之下發現裡頭原來有文字,朋友十分驚喜,馬上致電給我。

我跟她解釋,我特地寫在本子中間某頁,就是想看看她什麼時候才會發現,而無論她發現與否,我寫的說話一直以項鍊形式被她配戴著,項鍊是一種非常貼近心臟的小物,我也說話就像是被她時刻掛在心上。

朋友覺得我這個想法很有意義,所以,也造就了我想發展迷你書的創作方向。

原文刊於:
http://www.mrrm.com.hk/index.php?route=information/people&category=25&luo_id=253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工廠讀報人



今天網路上流傳著一批照片,談及十餘種已經不存在的工作。各種職業的本質都是以人力為主,同樣由於科技進步而被機械取代,淡出我們的生活,其中一種,是工廠裡的讀報人。

上世紀工業發達的年代,很多人都是於工廠工作,但工廠裡的流水式作業非常沉悶,很多工廠都會抽取工人們的小部份人工,或由工人們自行集資,雇用讀報人(Lector演講者/讀經者),作為工作中的娛樂,讓大家打起精神幹活。

網上世界新聞報指,從前在古巴的雪茄廠裏,大都設置一個專門讀書報的講臺,由雪茄廠出錢雇用專門的讀報人,為工人讀小說或報紙。

古巴雪茄名揚世界,很多人認為是古巴的天氣和土壤適合栽種煙草,但事實上,工廠的讀報人功勞也佔上一份。工廠工人平均一天生產120支雪茄,製作過程十分枯燥乏味。,工人一旦覺得疲倦,就有可能會影響雪茄的品質,所以為沉悶的工作帶來娛樂節目相當重要。

有工人表示:「讀報很有啟發性。如果讀報人的故事合工人的胃口,工人就會敲敲手上的工具,來鼓勵讀報人,形成一種良性互動。」

可惜這種有感情的互動,在收音機發明了之後就逐漸被淘汰。




除讀報人之外,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工作,包括排保齡球的球僮、代替鬧鐘的敲窗人、為富有家庭切冰用作冰牢冷藏之用的切冰人、捕鼠人、點街燈人、接線生等等。有與趣的朋友可以到以下連結觀看。

卡提諾論壇
http://ck101.com/thread-2933630-1-1.html

a day magazine
http://www.adaymag.com/2014/03/03/10-jobs-that-have-gone-extinct.html

世界新聞報 2007-07-25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12764/2007/07/25/342@1691633.htm